中国和印度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?(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)

中国和印度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?(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)-第1张图片-资源导航解放军用机枪在阵地对敌开火

1962年,印度悍然挑起大规模侵蚀中国领土的战争,中国一忍再忍,对方步步紧逼,毛泽东最后大手一劈“扫了它”。接着,一场短促的自卫反击战打响,中国最终全胜收兵。

背景 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

中印两国之间的边界,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划定过。两国长期以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大致分界,形成了传统的习惯界线。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,历来是从新疆入藏的重要通道,由中国管辖,有3万平方公里。1959年,两国边境发生冲突,印方武装人员入侵新疆的空喀山口,向中国边防人员开枪,挑起流血事件。当时,毛泽东的着眼点是努力避免再次发生冲突,于是迅速释放被俘印方人员,希望平息事态。11月,中国政府最高层的决策会议在杭州举行,提出建立一个“隔离带”的设想,即按照双方实际控制线,两国武装力量各自后撤20公里,让双方拿枪的人脱离接触。不过,印方既不肯后撤,也不肯谈判。于是中国单独采取行动,将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,避免了边界冲突。

决策 毛泽东说“不打不成交”

没想到,中国政府单方面撤军20公里后的两年内,印度军队不仅没有丝毫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。

1962年6月,印度军队加快了武装入侵中国的速度,进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区。截至8月底,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起100多个据点。这些据点最近的距中国哨所几十米甚至几米远,形成“面对面”对峙,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,有的甚至还插到中国边防哨所背后。

10月18日,由毛泽东召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。乔冠华和雷英夫首先报告中印边境冲突的情况和各方面的反映,接着,周恩来开始发言。他着重分析了中印边境问题的形势,建议立即进行自卫反击作战。

毛泽东说:“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,那我们只有奉陪了。来而不往非礼也。俗话说,不打不成交,也许我们反击一下,边境才能安定下来,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才有希望实现。”

根据总参提出的建议,反击时间定在10月20日,前线总指挥为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。军委决定,从成都军区、兰州军区调两个师入藏参战,并以第21、第54军作为预备队。很快,一支代号为“四一九部队”的作战指挥机构组成了。

毛泽东站在巨幅地图前,一只手夹着烟,另一只手作了个搂的姿势,说:“我们插进去,不打。”他变换了一下姿势,像是自言自语:“21平方公里,2000多人,作个愿望是可以的,但事实上办不到。”烟头连续亮了几下,他沉思良久,指着印军据点大手劈了一下,同时提高声音说:“扫了它!”

战斗 中国军队高歌猛进,却见好就收

10月20日天亮后,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部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,对入侵印军发起全面反击。反击作战的第一天,西段印军主要据点便被扫除,东段的印军精锐第七旅基本被歼。

10月24日,中国政府向印度提议谈判,遭到拒绝。不仅如此,印度还调动援兵到边界。因此,必须实施进一步的打击才能达到施以教训的目的。

从11月16日开始,中方进行第二阶段反击,在瓦弄方向击溃印军一个旅,在西山口-邦迪拉方向歼灭印军最精锐的第4师主力。当时解放军只投入4个师的兵力,可谓小试锋芒,无论大仗、小仗却都取得压倒性胜利。印军损失近万人,其中被俘3900人;中国军队伤亡2400余人,无一人被俘。

中国军队的反击作战,范围只限于传统习惯线的中国一侧,并未进入印度境内,印方却出现一片惊慌。当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,中国军队会乘胜深入印境。

然而,中方考虑到惩罚性打击的目的已达到,于11月21日突然宣布停火,并从12月起至翌年3月,将部队撤回到1959年11月时的实际控制线本侧20公里之后。

打过实际控制线又撤回来,这是中共中央在反击开始时便确定的决策。

乘胜即收符合中国一向主张的不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原则,能很好地显示和平诚意,被一些外国舆论称为“潇洒之极”,也为中印边境换来数十年的和平安定。

    THE END
    【版权声明】: 本文来自网络搜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本站删除
   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
    发布评论
    • 评论列表
    最新文章
    热门文章